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1]指出,由实体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派出本机构注册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2]。所谓的“网约护士”就是依托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平台进行实施的一种通过网络平台上提出申请,护理人员进家提供医疗服务新模式。“网约护士”是一种新的医疗护理管理方式,对保障人类健康发展无疑起到有效促进作用[3]。
网约护士目前在国内处于萌芽期,无规范的资质,无完整的机构来处理[3]。从浙江、天津等地了解到,相关部门将组织护理和临床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共同制定相关的服务目录,确保医疗安全。这个目录将分批分级,从需求高、风险小的项目做起来,然后根据实施效果,再逐步扩大[4]。
1 “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弊端
1.1 医护安全
1.1.1 人身安全。近年来,医闹事件愈演愈烈[5]。然而,网约护士作为上门进行医疗服务的工作人群,无法准确地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无法准确地评估其社会支持体系特点;另一方面,就中国护理人员多点执业观念提出:执业地点是指固定的医疗卫生服务点,而不是居民住所。这意味着,如果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存在医疗纠纷,责任划分将变得困难[6]。
1.1.2 交通安全。网约护士作为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的群体,出诊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出诊选择自行方式,则所携带的医疗用品会成为负担。如果医院统一安排用车,那么将会导致医疗及人力资源紧张。因此,制定完善的出诊流程迫在眉睫。
1.2 患者安全
1.2.1 药品质量。互联网+服务模式与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有所不同,他们只为患者进行护理技术服务,并不携带相关医疗物资。护士也由“遵医嘱”,转为“遵患嘱”,对于药物来源及不良反应不能把控,无法提供其对应的抢救流程、设备及医生的支持,因此存在安全隐患[6]。
1.2.2 抢救设备。互联网+服务脱离了实体医疗机构,存在着潜在风险[7]。医院拥有完整的医疗技术设备,当患者发生危急状况,医院能够迅速应对。而如脱离医院境,一旦发生只能被动应对,从而产生纠纷。护士无处方权,对于突发状况也无法保证快速采取有效措施,另外患者所处的环境也难符合操作的标准[8-9]。
1.3 操作环境与医疗废物
1.3.1 家庭操作环境的顾虑。医务人员对执业环境无法做到事前的充分评估,只能被动接受。对其提供的医疗物资只能依照执业规范进行最低标准的核对及执行,因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3.2 医疗废物的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条例,医务人员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垃圾进行规范处理。按照要求,医疗资源废物应置于专用的容器内,包装袋或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利用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教育标识的规定》。而脱离医疗机构,医疗垃圾的处置及运输,尤其是感染性医疗垃圾则无法实施闭环管理[10]。
1.4 服务价格及标准问题
护理费无统一定价,按照相关规定,特需服务费由患者全额支付,不纳入社保报销范畴,与基本医疗服务分开计费[11]。
根据调查显示,从2018年开始,移动互联网上出现了多家“网约护士”平台,“互联网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的项目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产后访视、骨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服务,其价格在100元至239元不等[12]。
2 “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存在相关问题解决对策
2.1 医疗安全
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条例》医务管理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强化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信守职业道德[13]。互联网+护理服务应划定服务企业项目和范围,这是保障“两个安全”的重要举措[14]。同时,对于执业人的安全也应提供相应的保障,也可侧重于男护士的培养及优先选择[15]。
2.2 操作安全
2.2.1 用药安全。建立病例收集和审核制度,对于初次申请医疗服务的患者需向制定医院提供相关诊疗资料,由院方评估后开具服务证明上传备案。对于多次申请医疗服务的患者需实时将护理服务信息上传互联网平台,便于下次服务时参考使用[16]。同时应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另一方面,扩展护士多重执业的合规性,增加护士进行执业药师及全科医生等相关资质的取证机会,不断完善网约护士的执业资质,有效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全面、安全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