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安全的佳作伦敦西区性别转换版伙伴们

今年英国的奥利弗奖提名已于3月5日晚公布,其中改编自桑德海姆20世纪70年代的概念音乐剧《伙伴们》(Company)。(本文依约定俗成将剧名翻译为《伙伴们》,但笔者对该译名持保留意见)。获得了9项提名,和音乐剧《来自远方》(Come From Away)齐平,将会共同领跑今年的奥利弗奖。《来自远方》笔者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但《伙伴们》从呈现形式和完成度来说,确属佳作,实至名归。本剧由执导《战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和《天使在美国》的玛莉安娜·伊利特(Marianne Elliott)导演,制作人则是她的老搭档克里斯·哈贝(Chris Harper,亦是上述剧作的制作人),领衔主演则由罗莎莉·克莱格(Rosalie Craig)担任。

原作《伙伴们》讲述的是一个35岁的单身男子罗伯特和他身边五对已婚伙伴之间的故事。罗伯特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结婚。他的已婚朋友在表达他应该成家的隐忧的同时,也隐约表达了对他单身的羡慕。而从他的眼中,我们也看到了婚姻这件事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使得整部剧颇有“墙内墙外”的味道。本剧没有采用线性叙事,而是由一组组的片段式叙述(vignettes)组成。

西区这版《伙伴们》将原作男性主角转成了女性波比,是这版本最大的看点。本剧的舞台设计也可圈可点。布尼·克里斯蒂再度发挥她简洁的象征主义特色,若说《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中颇具未来感的舞台象征着克里斯托弗多变的内心,那在《伙伴们》中,一个个彩色梦幻的霓虹盒子不仅象征了公寓、阳台、车厢等场所,更直言在当代社会,人无非是关在盒子里的动物。剧末“兔子洞”的设计也颇具巧思,对女主角波比来说,婚姻/亲密关系之于她,无异于兔子洞之于爱丽丝。

而给笔者留下最佳印象的则是两处场景的编舞/动作设计。在职员表上,本剧既有编舞(Liam Steel,Choreographer)也有舞蹈编排(Sam Davis,Dance Arrangements),较一般剧作分得更细。笔者猜想区别或许在于前者注重非唱段的动作编排,后者则负责唱段中的舞蹈。第一处是第二幕伊始,大家都在波比家开生日派对,玩游戏,扔酒瓶,其场面调度呈现出自然主义式的真实美感,但是又不破坏观感(如果完全“拟真”就破坏观感了)。台上人数多达十多人,能够编排出如此流畅自然、近乎真实的场面,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处场景是波比找了一个情人安迪共度良宵。一夜缠绵过后,二人一阵拉扯调情,最后安迪败下阵来,决定改变自己的计划,留下来陪伴波比,不赶飞机了。极度恐婚/恐惧亲密关系的波比不禁开始幻想,她和安迪从约会对象变成固定伴侣,从伴侣变成夫妇,她怀孕生子带小孩等一系列可能的未来。虽然笔者对这种“内心戏过多”的幻想本身非常不以为然,但它的呈现方式倒是饶有趣味。舞台上是三个霓虹方框,正中是已缠绵完的波比与安迪,左右两侧则是由其他演员扮演波比幻想中的场景。左侧霓虹方框里,约会幻象波比不断把掀起的马桶盖又放下,右侧的方框里,已怀孕的幻象波比坐在一旁让安迪给她脱鞋。不久后,推着孩子车的幻象波比也加入进来,而约会幻象还在不停地掀马桶盖、放马桶盖……那些一遍遍做着重复动作的幻象波比们毫无生命力和情感,如同鬼魅。而霓虹方框也不再是梦幻,成了梦魇。

《伙伴们》是一部完成度颇高的佳作。与此同时,它选择当下的社会环境进行性别转换改编,显然有意主动探讨一些当下社会的问题。可惜的是,其背后的逻辑支撑和剧中的表现方式,还是存在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剧场应该是提出问题的场所,但未必一定要是解决问题的场所。戏剧是一种提问方式,但它自身未必(或不应该)提供答案。因此,在这个层面上,《伙伴们》或多或少就显露出了高水平制作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该性转版《伙伴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其似乎未充分考虑社会语境的变迁。《伙伴们》在20世纪70年代以概念音乐剧登场,相比标准化的百老汇音乐剧,它出彩的不仅仅是准确如手术刀般的心理描写、绝不轻易讨好观众的歌曲和非线性片段式的叙事手法,笔者认为,它的理念甚至是有点超前的。70年代美国性别解放运动的一个重点是帮助年老贫穷、无力再进入职场的离异女性。在这个语境下,男主角“无法轻易承诺组建一个家庭”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进步与解放,因为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在僵化的性别结构下,“男人就应该成家立业承担家庭责任”同样是一种社会规训,而这种社会规训的受害者,不仅是这些年轻男性,更是那些最终老无所依的离异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