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英语课堂深度学习场域构建*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深度学习理论进行了实践应用和实证研究,他们在数理化生英等诸多学科中引入深度学习理论,整合出多种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并用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能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就能使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学生处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和思维加工能力。构建能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英语课堂,可以显著改善这一现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深度学习的本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教学,即是发展智力和智能的教学。”[1]他指出,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变成不断积累知识的工具。教学的过程也不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传递只是帮学生打开了获取知识的大门,学生必须要让自己的脑子“活起来”,进行积极的思考活动,并去解决疑问、获得真知。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其实就是深度学习的雏形。浅层学习、机械学习侧重知识的记忆,学生学习并记忆了大量内容,且不断用练习深化、巩固这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的量的积累,但学生的智能并没有得到匹配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主张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知识和智能”的同步提升。所谓智能主要包括:能够把握知识之间的浅层联系和深度联系,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衔接重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能够探究知识产生的根源,对知识的内涵、外延有充分了解,并能够在加工之后产生新的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内化,并懂得在不同环境下变换使用这些知识[2]。

二、深度学习三大“要件”

传统课堂环境下,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着知识的模仿和记忆学习,他们多数时候都在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而不是主动、思辨地去理解知识。深度学习与机械式的浅层学习相对,它主张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释疑,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于实践。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层学习具备三大“要件”。

1.教师引领

深度学习虽然指向学生学习,但其实现离不开教师引领。换言之,深度学习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袖手旁观,而是要求教师发挥更加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国内外深度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2014年对深度学习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指出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到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中,并在其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3]。由此可见,教师引领是深度学习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要实现让学生深层、深刻、深度学习的目标,教师必须要明确教的目的,为理解、为思想、为意义、为发展而教,教师引领得当,学生的深度学习才有保证,否则,深度学习就是镜花水月。

2.学生参与

深度学习中学生的参与不是简单的肢体活动或问答活动,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用头脑去模拟、用心灵去体验并发现知识、形成认知、发展智能的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再被动地等待教师讲授知识,而是成为主体,积极地、有目的地、主动地探寻知识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意义。这与传统课堂注重参与形式忽略参与目的、参与价值存在很大差别。深度学习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和自我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记忆、理解知识的正确方法。学生参与的形式更加多样,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观点争辩、课后反思,参与的目的由单纯的知晓文本知识、识记标准答案变成创新性、批判性、探究性的知识转化和生产。

3.周密方案

深度学习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否则,就难以实现。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开始前设计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要设计出与教材内容相符的主题,供学生思考和操作。这个主题的设计既要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学科知识,又要符合学生学情,确保学生能够直接操作。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方式、路径和各个环节进行严谨设计,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引领。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才能为学生深度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