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高架的WEY VV7:安全除了靠意识,车也很关键
WEY又上热搜了。不过,这一次上热搜的不是红透半边天的坦克300,而是WEY品牌的开山之作——VV7。
WEY VV7的这一次上热搜,源于一次我们并不愿意见到的事故。
近日,根据监控视频显示,11月11日,广珠高速上一辆保时捷因为故障停在应急车道上等待救援,按照常理,车主应该把三角警示牌放在距离故障车50米以外的位置作为警示。不过,保时捷的车主却把千斤顶当作三角警示牌放在了离车更远的位置。
所谓蝴蝶效应就是,这个不经意间产生的失误,直接导致了一辆小货车撞上千斤顶翻车,而翻车之后的小货车又把旁边车道上的一辆VV7撞翻。WEY VV7在被撞失控翻车之后,又沿着公路翻滚几周后,直接从高速桥上坠落。整个视频所采集到的事故发生时的场面尤为惨烈,从WEY VV7的事故受损程度来看,很少还有人会认为车上会有生还者。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发生翻滚坠桥之后,WEY VV7车上四人均无生命危险,仅受轻伤。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并无大碍。因为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以及事故发生现场的惨烈以及事故发生之后WEY VV7车内乘员并无大碍所造成的反差,让WEY VV7再度成为了热搜。
对此,长城汽车WEY品牌的官方知乎账号也发布了一则极为接地气的官方回应。不同于传统认知中此类官方回应一来就提到高标准严要求的产品安全性设计的是,长城汽车WEY品牌把对这一则热点的回应放在了安全意识上。指出,正是因为事故中WEY VV7车上的四人均按要求正确使用了安全带,所以才得以生还。而WEY所作的不过是尽了一家汽车企业的本分而已,是安全意识救了车内四名乘员。
这样的一则回应,不仅是完成了一项热点事件的反馈,也让热点事件的发酵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对WEY品牌和长城汽车的肯定上。想来也是,长城汽车和WEY品牌就事论事的给大家上了一堂交通安全的普及课程,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没错,正确使用安全带,应该是每一个交通出行者的常识——包括后排落座也是需要系上安全带的。
在安全意识之外,其实我想说的,还是WEY旗下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就像WEY的通告里讲到的那样,\"WEY仅仅是制造了一辆高于国内安全检测标准,并加装了主动安全防护的汽车,并且出事故的这辆汽车,质量上没有拉胯\"。
WEY的安全性真的就是那么轻描淡写吗?
这当然是个否定的答案,事实上,从WEY VV7诞生伊始,WEY品牌就已经多次刷新了国内安全碰撞试验法规的标准,把更为严苛的海外法规率先引入了国内,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性研发理念带到了整车的研发过程中。更值得肯定的是,作为长城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WEY品牌还将这种安全理念全面的植入到营销策略中,通过几次成功的安全碰撞测试营销,将高标准的碰撞安全性评价法规植入到国内消费者的潜意识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安全性碰撞法规的标准优化和升级。
作为WEY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WEY VV7的上市就是以国内首次完成25%小重叠面碰撞完成的。作为全球最严苛的碰撞规程,25%小重叠面偏置碰撞测试自2011年上线以来,就让无数优秀的车型折戟。因为25%小重叠面碰撞测试避开了车辆专门设置的缓冲结构,所以碰撞的所有冲击力都由乘员舱的车身吸收,这样一来,就相当于重新定义了车辆的安全防护区域。在经过数年的发展之后,各大汽车企业也按照25%小重叠面碰撞测试的要求,通过增加导向结构,强化立柱强度等等的方式,完成了全产业范围内的安全性技术升级。
作为首个在开发阶段就考虑25%小重叠面偏置碰撞的车型,WEY VV7从诞生伊始就执行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性法规测试。
作为WEY品牌的第二款车型,WEY VV5的上市又是伴随着车顶静压试验而完成的。车顶静压试验同样是北美IIHS测试规程中的一个测试项目,通过在车顶侧围区域施加线性变化的静压力直至车顶溃缩,从而模拟出车辆在翻滚的情况下车顶的强度以及乘员的生存空间。如果车顶溃缩时的静压力达到车辆整备质量的4倍,那么按照IIHS的评价标准即为优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彼时WEY VV5的成绩应该是整车整备质量的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