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强化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时期和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直接相关的实验课教学在高教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突显。随着高校学科建设和实验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实验室已不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它更是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因此,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产生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实验室的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由于高校实验室具有使用频繁,人多且流动性大,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存放在于此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带来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乃至人员伤亡。今年,在我省某著名高校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因学生实验后对设备和相关材料处理不当,导致设备过热时爆炸起火,虽无人员伤亡,但却摧毁了整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损失惨重,教训惨痛。上述内容表明,基于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境状况,针对其复杂性进行研究,多角度思如何考强化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从而与时俱进的提高实验室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水平。

目前,全国高校都进入了生源增多、实验软硬件投入加大和实验教改不断推进的时期。再加上诸如523、985等国家建设项目的深入开展,新实验室和新设备也都在持续投入使用。以作者所在实验中心为例,2014年共承担了10万学时以上的本科教学计划,此外还有若干的硕博实验、科研实验和创新实验等,管理了包括大型精密仪器在内的近5000台套设备,价值4000余万元。面临这样的局面,作为高校工科类实验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去积极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并主动思考其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一是要如何更好地完成激增的教学任务,解决学生基础教学与创新实践的需求;二是如何更加安全、科学、环保地使现有实验设备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好这两个难题,是处理当前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其他相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事关重大,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减少其中的安全隐患,规避风险,降低事故概率和伤害程度。本文旨在就这一课题从管理的视角进行探讨,用比较和辩证的思维去探索一条解决之道。

1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分析和思考

正如中国北宋大文学家苏洵在“管仲论”中提出的“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高校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实验室安全和环保事故,无论是人为还是客观因素所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管理疏漏和防范不足。

1.1 安全事故类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在实验的准备、实施和结束的过程中,因内部或外部不安定因素在实验室引发的,造成实验设备、设施、人员和无形资产遭受损毁的意外事件。有统计表明在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包含有物质提取、提纯、分离、化学反应过程的企业实验室发生的100起实验室典型事故分析结果说明,各类事故中,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包括仪器设备爆炸和化学试剂爆炸)数较多,中毒事故数较少,但造成人员伤亡最多[2]。有资料统计,无论是按实验室类别分类还是根据具体的事故原因进行分类,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电气伤害和机械伤害,以及盗窃事故等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高校实验中会接触各类化学试剂、易燃易爆危险品、高压气瓶和反应容器等设备,有些实验还涉及高温、高压、超低温、强磁、真空、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3]。因此对实验中存在的不同安全隐患有充分的认知,对提高实验室的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2 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通过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据主要地位[4]。现通过实验室的软硬件和环境规划布局等方面对目前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状况进行分析。

1.2.1 硬件落后陈旧

1)安全资金投入历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过时。

2)实验室各类管线使用年限过长,教学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增大,电线老化,加火灾隐患多。

3)实验室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实验室面积多年不变,安全通道被设备物质占用。

4)环保设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甚至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