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高校的稳定运行,消防安全是高校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高校人员来往密集,精密仪器保管难度大,高校消防管理相对复杂,既面对复杂的人员,又面对高精设备。

一、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据有关报道,高校共性的消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各类火灾事故频发的大背景下,依然有很多高校的消防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引起重视,主要体现在重检查轻教育轻设施,很多管理者只要提到消防,认识依然停留在购买灭火器上面,而火灾应急预案也多年不更新,每月一次的消防安全例会并不能够坚持。

(二)消防安全教育不够

新生安全教育培训是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文规定的,但是在执行上并没有得到落实,相比基础教育,高校在这方面是落后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主管消防的部门和主管教务的部门往往不能达成一致,教务部门认为学生的课程很多,纳入消防教学内容在时间上不允许,往往建议消防管理部门利用军训时间完成。

(三)设施更新慢

成熟的高校大都校龄较长并且多校区建设,新校区大都设施设备先进,能够满足消防管理要求,老校区由于年代久远,设施老化或者消防设施已经完全被淘汰,更新上面临困难。有实力的高校针对这类情况,有专门的研究和应对方案;少部分高校由于时间较长,消防设施维保难度大,报警设施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而更新设施的周期较长,手续繁杂,从立项到实施,有些高校两年都不能完成维修改造。这对老校区生活学习的师生是很大的隐患。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目标

研究高校消防管理,是为了提高实际管理水平,通过管理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提升技术防范的能力、提高疏散逃生的效率。针对目前高校消防管理的现状,通过制定研究目标,达到解决管理隐患的目的。

(一)提高重视度

高校法定代表人作为消防安全的责任人应该按照消防法严格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只有责任人重视了,整个学校的消防安全意识才会有质的提升。面对高校复杂的环境,责任人应该统筹把握师生、商户、外来人员的管理,对校内不同场所的消防安全严格管理,在管理中责任人增强意识是重中之重。

(二)硬件设施的提升目标

高校作为教育场所,在对消防安全设施的使用上应该敢于尝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会压缩消防经费,对新技术和新设备鲜有尝试,但是高校应把保障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硬件设施的保养、维护上目前均是委托第三方公司,在新设备的引进上应该大胆一些,比如移动微型消防站的建设,高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校区的范围比较广、保安巡逻有固定的时间,根据这个特点,完全可以将治安巡逻与微型移动消防站相结合。

(三)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目标

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是一个普法守法的过程,其目标首先是完成法定的职责和义务,然后才是在管理上创新,运用各种新技术协助管理,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高校消防的日常管理,目前最重要的是依法管理,对违反消防法的行为没有妥协和人情,保障校内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校园的稳定是对社会和广大群众的负责。

三、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在设施设备的管理方面

首先要能够做到每日巡检,高校校区普遍较大,虽然有维护保养单位,但维保单位的保养时间是以周、月、季度、年为单位,日常巡检仅仅依靠消控室管理人员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将校区划分范围,专业教室、办公室划分至各学院巡检;楼宇公共部位和校内公共部位划至物业和保安值班巡逻人员;食堂巡检前后场每层各一人;每日巡检数据统一上报至学校管理人员处汇总统计。

(二)提高管理层的思想认识

学校消防管理者应该紧密联系消防管理部门,增强消防管理部门与学院领导层的互动,利用小型讲座对校领导、二级院系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增强管理层的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法律责任与义务,清楚处罚依据和各自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

四、总结

本文基于日常高校消防管理中的体会与心得,通过与省内其他高校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提出高校消防管理应该正视的问题,找到适合各校自身的办法,遵守法律,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杜绝发现安全问题就消极关停,应该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兼顾高校的发展。保障校内师生安全是确保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也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