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学》教学内容刍议<sup>*</s
《环境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与后续课程教学内容重复,造成重复教学降低教学效率和后续课程讲解相同内容时学生感觉无新意的现象,笔者认为《环境学》应该重点讲授的内容是环境学基本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结构功能与污染效应等,至于具体的工程学方法可以基本不提及,待后续课程讲解。
1 《环境学》课程的基本任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笔者认为《环境学》与后续课程之间主要不是介绍与深化的关系。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常以《环境学》作为入门课程,课程任务是对环境科学体系起导引作用和基础作用[1-2],因此环境学要介绍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分支学科等,作为后续学习的导引。然而环境学并不意味着仅仅是介绍以上内容,环境科学体系是以环境学(理论环境学)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环境学就是研究环境规律的科学,因此环境学很重要一个内容就是介绍环境学规律(环境学基本原理)[1,3]。
《环境学》教学内容(视角)与后续污染控制课程不同,污染控制课程更强调讲授污染控制方法,而环境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和环境效应不是课程的重点,对应内容论述少,而这些内容是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等课程的基础,因此《环境学》可以重点介绍环境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和污染物环境效应等内容。
以上两点也是《环境学》课程必须开的理由[1],相反如果把环境学(环境工程导论)开成环境工程主要处理措施简介,与后续课程重叠,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
2《环境学》课程重点教学内容
《环境学》作为一门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学时有限,需要发挥其最大作用,因此要优化环境学的教学内容。环境学教学内容要实现其导引作用,因此需要介绍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和环境分支学科,笔者认为前两者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环境分支学科的介绍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环境学课程经常学时不多,无法详细介绍繁杂的分支学科内容,只能起到通往各分支学科指路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加深这些知识的理解,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各分支学科学习有个统领的作用,能用共同的原理来指导具体的分支学科学习,对生态环境专业工作有基本的理解。
《环境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为: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学基本原理、环境要素的结构与功能、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污染物与污染效应、基本环境状况等。解决整个学科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的问题,对于各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方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环境工程专业后续课程重点讲述的内容,《环境学》不细讲,可以介绍一下防控体系或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起到指引作用,尽量少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叠[1,3-4]。如果详细介绍很多后续课程的具体内容,会与后续课程讲解重叠[5],显得累赘。
环境学可以从宏观的视角总结环境工程的内容,环境工程按生产流程分类分为环境预防工程(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治理工程和环境修复工程。环境工程技术分为分离技术、转化技术和隔离技术。环境保护分为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手段。多从宏观上总结,强调环境学(环境学导论)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导引性课程,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有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3 《环境学》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衔接性与内容安排
《环境学》教学内容需要与后续课程内容衔接[6]。《环境学》不仅讲授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学科体系与分支学科等这些统领整个学科的内容,与后续课程有衔接关系。《环境学》本身的教学内容也要考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6],补充后续课程不开的内容,使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有利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即《环境学》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的互补性。
环境工程专业一般不开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文与水资源等课程,现阶段环境工程专业普遍没开设土壤污染防治课程,因此《环境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没开设的后续课程针对性选择相关章节的内容,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和环境社会学等知识。环境法学章节开设的必要性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组成和各组成之间的法律关系,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经济学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环境保护的费效分析。环境伦理学让学生理解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中国环境法体系组成、环境伦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经常无后续课程讲解,因此环境学开设这些内容变成了有必须性。没有开设清洁生产课程的院校环境学也必须讲解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没有开设环境化学课程的院校需要开始环境医学章节。现在不少环境学概论或环境工程概论的教材,缺少以上内容,仅仅从工程学的角度开设水、气、声、渣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与后续课程重复重叠。